经济凛冬将至!5个月300多家建筑企业破产!31个省市财政入不敷出!!
来源:旷真、中国政府网、网易号四疯
早些时候部分地区的建筑企业就过得相当困难,破产的不在少数。据调研,最近几个月以来,全国破产重整的建筑企业共有336家。
据悉,8月份,全国建筑企业破产重整75家,其中,江苏45家,广东12家,浙江6家,福建5家,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各1家。
7月份,全国建筑企业破产重整80家,其中江苏30家,广东10家,福建7家,浙江7家,重庆6家,湖南5家,广西2家,河南2家,云南2家,安徽、黑龙江、湖北、江西、宁夏、山东、陕西、四川、天津各1家。
6月份,全国建筑企业破产重整20家,其中江苏9家,广东5家,湖北2家,安徽2家,海南1家,浙江1家。
5月份,全国建筑企业破产重整78家,其中江苏33家,广东8家,浙江7家,重庆4家,福建4家,湖南4家,四川3家,河南3家,安徽、广西、湖北、辽宁各2家,江西、山东、山西、上海各1家。
4月份,全国共有83家建筑企业破产重整。
根据中国政府网《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显示:“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96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607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6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0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52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080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
我国因为新冠疫情和土地财政锐减的双重压力下,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地方财政吃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拿河南做例子,河南上半年的收入仅仅为2362亿元人民币,但是财政开支却是达到了惊人的5732亿元人民币,财政情况相当吃紧。仅从收入一向来看,上半年全国地方26个省市的收入都出现了负增长,情况一片惨淡,连经济第一的广东省,财政收支差距也惊人的接近了300亿元。
说实话,都知道南通的建筑业艰难,但恐怕程度已经超出想象了。
这一组数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仅仅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这半年的时间,已经有3家特级资质建企和4家一级资质建企申请破产重组清算了。
2018年至2021年,南通地区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10257件,同比增长达163.9%。
而作为南通建筑龙头几家代表苏中、南通三建、六建,在江苏江苏省住建厅5月份公示的百强建筑企业已经基本看不到这几家企业了。
我们来看南通六建2018年~2021这近四年的营业收入,421亿到492亿,看着也是在逐年提升。
但2021的增幅猛然下跌,几乎就是原地踏步。
用我那位南通建筑从业朋友的话说,从数据上,大家好像还在努力,但从上游到基层,大家都懒得挣扎了。
他的那片工地,因为某地产商的商票违约,现在别说回款了,自己的承包公司还能撑多久,已经可以肉眼可见倒计时了。
南通工地实拍
而这,早就不是南通建筑的艰难个案了。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家建筑企业,背负的是无数家庭的就业和存亡,不到迫不得已,是绝对不愿意走到破产这一步的。
早在17年,南通共有建筑企业215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1家、一级资质企业215家,从业人员超过160万。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小建筑企业甚至是大型总包建筑企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而其带来的震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
资金链一个没跟上,就有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满盘皆输。
用另外一组的数据对比则更加强烈。
就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统计局发布了数据,南通市建筑业2021年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568.7亿元。这项产值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而2021年,南通市GDP为11026.94亿元,这意味着,南通建筑企业的产值,几乎等同于南通全市GDP。
南通全市24家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中,有21家企业完成产值超百亿元。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南通建筑业为什么急速坠入如此的深渊。
最实际的理由,原因均是: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但环视整个行业债务链正如雪花般的崩塌,一切线索源头只有一个:
房地产的循环塌方,正在快速挤兑这个行业。
楼市,好像是中国一切产业的线头。
应该这么说,从去年开始,建立在房产总需求严重不足之上的蝴蝶效应,开始四散蔓延,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将下游一个又一个关节推倒。
首先是开发商,新房开始全面滞销,再叠加之前存在的资金监管,最终受到双重暴击,导致很多开发企业的现金流逐渐崩溃。
接着,房地产投资和开发的极度萎缩,则直接让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丧失殆尽。
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效用,已经跌到了负值。
负2%,这是自1992年起始至今,30年来所未有的情况。
而建筑业作为产业链最紧密的一环,天然是第一波冲击波的最大受害者。
以同样在破产危机中的南通三建为例,建筑施工项目中约50%与大型房企合作。
而从2021年开始,工程款有多难要,干工程的应该都深有体会。
据说,现在在南通建筑圈流行一种说法,没活干顶多饿死,但接活真的可能是必死。
是的,现如今,很多中小建筑企业主不愿算账,不是不会算,而是不敢算。
因为一算账,全是负债或者亏损,根本就睡不着,或者是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对于如今还活着的中小建筑企业,基本上都靠上下游共同的支撑才勉强苟延残喘。
比如靠材料供应商的欠款、靠拖欠工程款、靠缓发农民工工资、靠银行还未到期的贷款,或者靠民间高利贷续命...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亿级项目的建筑业,近10年以来,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持续在3.5%上下徘徊。
2021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仅有2.92%,跌破3%,为近十年最低。
那意味着,建筑业这样的庞然大物,本质禁不起任何风浪,哪怕只是一点点。
看着动辄就是几百亿的产值,但可能只要几个小目标的到期债务,就足以充当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而且在许多项目开工时资金就面临严重缺口,工程竣工后长期拖欠工程款,企业对此无能为力。
而现在大家都缺钱,如今的工程更缺钱。
而垫资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内的普遍现象,现在几乎找不到不需要垫资的项目。
在如今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是疯狂上涨。
尤其自《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文件下发后,环保整治风暴席卷全国,各地开展了治污去产能行动,在客观上减少了建筑原材料的产量,砂石严重缺货,价格一路上涨。
而中标价却年年往下降,这一正一反就把建筑企业压的喘不过气来。
低价中标,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一旦现金流出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债务问题出现。
南通六建2021年还有近500亿的产值,最终却倒在了2.67亿的到期债务上。
可以说,一个难以解开负面循环已经在南通建筑业成型。慢性死亡,已经是业内相当一部分的共识。
如果只是在建筑业内部发酵还好,但这已经真实开始影响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了。
抛开各地因为债务链条而产生各种保交房的直观冲击,基建也开始被真实影响了。
拿南通自己来说,这次去到南通,当地人告诉我,南通三建的海门北部新城的高架PPP项目处于停工状态。
而本地人等这条高架通车,已经很久了。
而这就是建筑业作为基础产业,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旦进入停滞就会反噬整个社会基建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